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典型案例——预收货款业务

发布时间:2024-04-01 来源于:汇眼看世界 编辑:擎天小编 浏览:1054

国际业务的重要内核是境内外贸易的运作,因此国际业务开展的关键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如何证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企业在银行办理国际收付汇时往往会困惑于银行为何要收取名目繁多的业务资料,若不是经常办理国际业务,可能不久就会忘了需要哪些资料去办理业务。在此公众号中,我将陆续分享一些经常项目外汇业务的典型案例,帮助企业了解银行办理业务的内在逻辑,降低企业在办理业务时的沟通成本和脚底成本。本篇带来的是企业预收货款实例。

一般贸易预收业务是比较常见的业务类型,银行办理业务前,都要先确认企业的名录信息,以及企业在银行的客户分类情况,并根据分类情况对交易背景、交易单证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核。

对于预收货款业务,银行会关注预收货款业务合同约定的出货期限是否合理;预收货款是否与其贸易出口规模相符;预收货款与企业以往结算方式、行业特征是否一致,货值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关联企业交易要进一步强化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审核。

企业应在货物出口或收汇业务实际发生之日起30天内,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对应的预计收汇或出口日期等信息:A类企业30天以上(不含)的预收货款;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90天以上(不含)的远期信用证(含展期)、海外代付等进口贸易融资;B/C类企业在分类监管有效期内发生的预收货款,以及3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

如果是涉及预付货款的业务,银行一般都会建立台账,做好持续跟踪和业务全流程管理,关注对应的货物是否及时报关出口,本质上为的也是确保贸易的真实性。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注意在订立合同,出口报关时各项数据都注意要与实际匹配,以避免在办理业务时遇到障碍。

对于预收货款的国际收支申报,应在涉外收付凭证相应栏目内勾选“预收款”相应项目,并在交易附言中注明“预收”的字样。

购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