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开始严重依赖人民币!

发布时间:2024-06-27 来源于:外贸单证中心 编辑:擎天小编 浏览:1085

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与战前相比增长了60%以上;中俄贸易占俄罗斯出口的30%,进口的40%。人民币成为俄罗斯交易量最大的货币及储蓄工具。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俄罗斯的经济已严重依赖中国。

美国于2022年3月对俄实施第一轮金融制裁。美国原本认为,凭借这一前所未有的制裁,会使“卢布几乎立即变成瓦砾”。但是,由于东方某大国神秘的支持,使得卢布在经过短期下滑后又得以复苏。  

人民币在俄罗斯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显著提升。美元资产曾为俄央行最重要的外币资产,长期占俄外汇储备的四成以上。但近年来俄美关系不断恶化,使用美国主导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持有美元储备的风险逐渐显现。特别是在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对俄金融制裁走向现实,使俄持有美元资产的安全风险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俄央行从2014年起逐渐减持美元资产,转向投资和持有难以受到美国制裁直接影响的资产,即欧元、人民币资产,黄金以及外币现金。这些资产虽然流动性不及美元,但在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下更为可靠,更适合用作抵御外部冲击的安全缓冲。随着制裁风险上升,俄央行的人民币储备份额不断增长。

至2022年初,人民币资产已占俄外汇储备的17.1%(约合1048亿美元),与黄金(21.5%)合计占近40%,使俄罗斯的人民币储备达到全球人民币储备总量的近1/3。其余资产为欧元(33.9%)、美元(10.9%)、英镑(6.2%)和其他货币。除黄金外,其他外汇资产以外国政府债券、外国银行存款、外国非政府发行人的证券、国际组织证券等为主。从资产存放地来看,黄金全部位于俄央行,人民币资产大多位于中国,其他资产主要位于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俄央行暂停公布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但在美元和欧元交易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人民币储备的份额可能进一步增加。另外,俄财政部管理的国家福利基金(主权基金)也调整了货币结构,将西方货币清零,仅保留人民币(60%)和黄金(40%)。

人民币在俄罗斯地位的提升不仅受到乌克兰危机之后西方制裁的影响,也是俄政府长期推进系统性“去美元化”战略的结果。如前所述,2013年乌克兰危机后,美欧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金融制裁。

为打破西方封锁,俄罗斯开始实施全方位的“去美元化”战略,主要目标是降低经济对美元和美元基础设施的依赖、降低金融风险。其主要策略是建立替代性跨境支付基础设施,积累国际储备,推动国际储备、结算和融资的多元化。

“去美元化”既是俄迫于制裁威胁不得已而为之,也有趁势设置“反对美元霸权”议题、凸显大国地位的意味。此后,随着俄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主导的对俄金融制裁不断深化。2022年之后,对俄实施制裁的主体扩大,金融制裁的范围和强度急剧上升,不仅深化既有限制,而且首次提出“金融核弹”,将俄部分金融机构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首次冻结并威胁没收俄巨额财富。

然而,正是得益于“去美元化”的长期铺垫,俄政府能够利用本国的金融基础设施保障国内市场的基本金融交易,与“友好国家”建立替代性交易渠道,并保全一部分储备资产。可以说,“去美元化”是俄抵御金融制裁冲击、维护金融秩序的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俄“去美元化”的现实诉求更加强烈。

在实施“去美元化”战略的初期,俄罗斯认定制裁风险主要在美国,将欧元作为替代美元的首选货币。人民币在2015年下半年才开始进入俄央行的外汇储备,总量非常有限。

但“欧元化”方案在西方新一轮制裁中并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抗俄姿态,欧盟紧紧追随美国的脚步,不仅限制俄使用欧元,而且冻结了俄央行存放在欧盟和欧洲一些国家价值2600亿欧元的储备。

同时,原本密切的俄欧经济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欧盟作为俄最重要市场和最大投资来源地的地位不再。俄欧关系的全面恶化,切断了俄“欧元化”之路,迫使俄重新调整“去美元化”战略,更加重视人民币的替代货币作用。深化与中国的货币金融合作,也有利于分担俄“去美元化”、对抗美元霸权的压力。

国家信用也是影响货币最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没有信用,你有再多的资源都没用,你的货币就是废纸。稳定的社会环境,顶级的工业制造能力,顶级的金融竞争力,宽松的金融政策,国家信用作为背书,这几样缺一不可,你会发现卢布哪样都不满足。

一旦货币有了信用黑点,市场失去信心,想再挽回是难于登天。所以现在俄罗斯宣布不再和美刀挂钩,和人民币挂钩,卢布换不了美元欧元这些硬通货,没有外汇储备,没有锚定物,不能自由兑换,市场不看好,买不到有价值的商品,出口受阻,欧美全面制裁。

卢布现在的货币价值,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低。货币的本质是信用,没有信用的货币,可能终究会成为废纸。俄罗斯把卢布和我们人民币挂钩,但愿俄罗斯,能记得我们的好。人民币承担的重任,可太多了。

购物车